中新网临沂11月29日电 (李明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11月29日在临沂市沂水县揭牌成立,将进一步促进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学研究,推动专业考古人才与文物资源有机结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李明芮 摄
“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经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山东考古已逐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从旧石器时代到新时期时代再到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框架,是国内最早建立完善史前文化谱系的地区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社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加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始于1965年,与华北其他省份相比,山东省旧石器遗存数量十分可观。”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指出,鲁南苏北地区因“凤凰岭文化”常被作为较为独立的地理单元,为不少学者分析研究。尤以沂沐河流域细石器遗存最受业内学者关注,并将其列入探讨华北细石器技术出现、传播以及扩散的重要区域之一。该流域也奠定了其在山东地区旧石器工作最为厚重的工作基础。“截至目前,该流域发现细石器遗存超过百处。但石制品多系采集所得,缺乏系统调查和发掘,难以融入到整个中国旧石器文化框架内进行对比、讨论。”
孙波表示,山东对以跋山遗址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发现、研究打破了上述僵局,对建立中国东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序列,论证中国—东亚人类连续演化,研究当时人类加工工具技术特点、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复原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大价值。“在旧石器遗址聚集区临沂市沂水县建立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思路应运而生。”
沂水县委书记陈士贤表示,长期以来,考古专家扎根于文化文物保护,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提升沂水县文物考古能力水平,加强文物科学研究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沂水县将以此次揭牌仪式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与各考古部门的合作,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和文化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完)
中新网太原11月29日电 题:一张蓝图绘到底 山西右玉的70多年“绿色接力”
作者 杨杰英 辛泰
山西右玉,70多年,林木绿化率从不足0.3%提高到57%。右玉人用一种近乎执着的生态接力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生态奇迹,孕育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
“塞上绿洲”山西右玉。(资料图) 辛泰 摄
2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正在进行。采访团采取线下采访采风与线上融合报道紧密结合的方式,积极发现和挖掘真实鲜活的动人故事,全媒体、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呈现大美中国。
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属晋西北高寒冷凉干旱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19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残次林8000亩,绿化率不足0.3%,土地沙化面积占到76.2%,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存条件恶劣。
“树是右玉的魂。”这是右玉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许多右玉人亲身经历过“刮风一起尘,白天点油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时期。那时,人们用“养活一棵树比养孩子难”来形容右玉的环境恶劣。
70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始终把植树造林、防风治沙作为县域发展的基础工程,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改善生态、绿化家园,全县有林面积达到170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5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多个百分点,90%以上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经过70多年的绿色接力,“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 (资料图) 李秀山 摄
科学造林绿化是右玉最鲜明的主题,也是右玉精神最亮丽的底色。
近年来,右玉县先后荣获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国家级荣誉,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县域4A级旅游景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被选树为全国5个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市区之一,荒漠化防治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
“塞上绿洲”山西右玉。(资料图) 辛泰 摄
进入新时代,右玉的树已经种了很多,绿起来了。右玉人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围绕从“绿起来”到“富起来”的思路,积极谋划产业升级、走向共同富裕。
右玉县委、县政府抓细做实转化、拓展、提升、共享“四篇绿色文章”,努力让土地、资产、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
当地充分利用丰富的沙棘资源进行加工开发,把小灌木做成大产业。沙棘林总面积达到28.5万亩,年采摘沙棘果8000吨左右。12家沙棘加工企业年产沙棘果汁、原浆、罐头、果酱、酵素等各类产品3万多吨,产值2亿多元,形成了产供销为一体的经济林产业链。同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保障体系建设,盘活森林资源,进一步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此外,右玉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大力培育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森林文化旅游产业,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挂牌,获批了西口古道国家森林公园试点建设项目。先后建成了小南山城郊森林公园、四五道岭、松涛园、贺兰山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观光旅游景区,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
右玉县委书记马占文表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大干快上、急功近利,是不遵循客观规律的表现。右玉是资源大县,本可以走资源捷径,但右玉顶住了压力,不走捷径、踏踏实实,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实践中蹚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绿色生态成了右玉最大的财富。如今,右玉正在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稳步推进扩绿、持续推进减污、扎实推进降碳,让良好生态更好地支撑右玉高质量发展、更多地造福右玉人民。
“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临汾市委宣传部、临汾市委网信办、太原市委网信办、晋中市委网信办、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山西分公司共同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