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9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8日下午,美国白宫前的国家圣诞树在冬季大风中倒塌,这棵圣诞树原定于30日被点亮。
当地时间11月28日,美国国家圣诞树被悬挂于白宫前的起重机上,工作人员正在努力将被寒风吹倒的圣诞树抬起来。
据报道,这是一棵40英尺高的挪威云杉,来自西弗吉尼亚州莫农加希拉国家森林,两周前被种植在白宫椭圆形草坪,即总统公园区域。
报道称,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称,当日下午1点左右,在白宫附近的里根国家机场,强风时速高达每小时46英里。
NPS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在“更换断裂的电缆”后,这棵树当日下午6点恢复直立状态。
报道指出,美国国家圣诞树点灯仪式是白宫一年一度的节日传统之一,并伴有倒计时和音乐表演。NPS称,此前的那棵圣诞树曾患上一种真菌病,导致其针叶变成棕色并脱落,目前已被替换为这棵新树。
报道指出,这棵新的圣诞树原定于30日被点亮,目前白宫尚未声明是否会推迟这一计划。美国国会大厦外的圣诞树已于28日被点亮。
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2023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分析了当前全球供应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全球供应链促进对策建议。
报告立足全球视角,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大势,对国际国内供应链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分析、梳理。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 任鸿斌:首次全面量化分析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首次构建了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体系,围绕推动全球供应链技术创新,开放合作、互联互通、包容发展等内容系统提出了工商界的建议。
报告认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报告通过全面量化分析发现,全球供应链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在供应链区域化方面,欧洲、东亚、北美供应链区域化特征最为显著。德国、中国和美国分别为区域供应链中心,汽车和化工行业的供应链区域化态势明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 陈建安:建议各国加快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全球供应链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供应链的开放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深化共建供应链基础设施,加强物流、通信等有形的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实现金融规则标准的软联通。
报告还建议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参与程度,促进中小微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供应链。(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房家梁】